在较为顺利地以1胜1平开局之后,德国队新帅纳格尔斯曼演砸了主场首秀,还是以“非常纳格尔斯曼”的方式演砸,周六晚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以2比3被土耳其“二队”逆转。他非但没有因为左翼卫戈森斯缺席而回归正常的四后卫阵型,反而在三四后卫切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变成了三、四、五后卫之间切换,而扮演两个边翼卫角色的竟是哈弗茨和萨内!加上由京多安和基米希搭档双后腰,菲尔克鲁格和布兰特搭档双前锋等安排,令这场比赛充满了惊诧和争议。套用马特乌斯赛后的话,人们“本以为在弗利克离开之后,试错就已经成为过去”,没想到一贯喜欢“整活”的纳格尔斯曼变本加厉。
“整大活”换来了理想开局 论战术层面的发明创造能力,纳格尔斯曼向来是德国足坛的先锋派。因此当他在距离本土欧洲杯只有大约9个月时勇敢地接过德国队教鞭,即便你在内心深处希望他尽快把人员和打法确定下来,少做一些离经叛道的试验,尤其是不要重走弗利克甚至是勒夫走过的弯路,但对于他有朝一日忍不住要“整活”,其实早有心理预期。 果然,在较为符合外界预期地完成美国之行的2场比赛之后,纳帅在任内第2次集结就“发功”。赛前当大家拿到首发名单,并得知纳格尔斯曼将哈弗茨放在了戈森斯的位置上之后都震惊不已。接受现场采访时,纳帅强调,哈弗茨并非扮演“经典左后卫”的角色。显然,哈弗茨会像戈森斯那样,在进攻时立即压上成为左边锋,而防守时才会退回来当左后卫 开场之后,人们发现还有比哈弗茨踢左后卫更令人吃惊的安排——萨内竟在阵地战防守时要一直退到防线最右侧,德国队的阵型变成了532!而在进攻时,哈弗茨和萨内都立即压上,双后腰之一的基米希也会伺机压上,阵型又变成3232或3142。一旦出现快速攻转守,冲到最前面的萨内无法及时后撤,或者在中后场组织的状态下,德国队又会呈现出四人防线,由亨里克斯担任右后卫。 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一开场似乎令土耳其队颇为迷茫。于是踢了不到5分钟,德国队就利用任意球二次进攻机会,由右路组合亨里克斯和萨内完成连线,再由“左后卫”哈弗茨中路包抄推射破门。刚踢过一刻钟,基米希在中圈送出手术刀般直传,萨内右肋反越位前插到禁区前沿,面对出击的门将巴延德尔直接左脚推射,可惜偏出左门柱,浪费了扩大比分的良机。 萨内不适应新角色 萨内尽管在开局阶段这两次极具威胁的进攻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但对于要兼任半个右后卫的新任务,他明显不太适应,甚至某些肢体语言给人以不乐意的感觉。毕竟萨内如今在拜仁,在图赫尔手下享受着前场核心的待遇,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最佳状态,而一到国家队却要当“苦力”,这种转变无论是技战术还是心理层面,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纳帅给萨内安排的这个角色,既让人联想到上赛季科芒在拜仁踢三中卫时担任右翼卫,又让人联想到本赛季的斯图加特。斯图加特纸面上踢的是四后卫,但右边锋(如莱韦林)要在阵地战防守时一路退到最后,成为五人防线最右侧的人。 无疑,纳帅想用新办法去提升德国队的防守质量,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上半场尾声的2个失球,均为亨里克斯和萨内身后的空间被利用。第1球是五人防线明明已经落好位,结果土耳其中卫巴尔达克彻一脚简单的后场长传,就打穿了萨内和亨里克斯的结合部。当时亨里克斯准备逼抢在肋部可能会接球的耶尔德兹而稍微离开了防线,萨内尽管一早就看到了土耳其左闸卡德奥卢贴近边线,并随时可能前插,但他并没有及时填补亨里克斯的位置,并缩近与卡德奥卢的纵向距离。直到巴尔达克彻传球,萨内才往后追,结果就是慢了这一步,让卡德奥卢反越位卸球顺势内切劲射破门。纳帅赛后指出:“在第1个丢球时,我们防得有点过于具有侵略性了。” 其实在扳平之前,土耳其就已经逐渐发现萨内和亨里克斯结合部的漏洞,有意识地不断把球传到萨内身后。而且在上半场过半之后,萨内这一侧在进攻端的推进也频频受阻,与维尔茨以及布兰特之间的配合失误连连,土耳其队逐渐赢得了场面优势。京多安就说:“我们开局真的很好,取得了1比0,然后还有一两个很好的机会,在踢到15或20分钟时就可以决定比赛。然后我们目标不再明确,皮球的运转不再顺畅。包括在无球状态下,我们也没有创造出想要的压力
|